HEO 发布的文章

我看见那天边的云彩,
在夕阳里缓缓徜徉,
一抹抹飘向远方——
那是我走失的时光。

我听见那夜里的雨声,
淅淅沥沥,轻轻回荡,
仿佛是我未说完的话,
在黑夜里独自流淌。

我怀念它,
怀念那纯真的模样,
那少年眼里的光,
曾照亮过远方。

可风卷云散,夕阳西沉,
流云易逝,怎留住过往?
那熟悉的操场,老旧的教室窗,
是否还藏着我们追逐的影像?

青春像云,漂泊不定,
不经意便散落天涯海上。
我站在岁月尽头张望,
那片云彩,是否也在寻找故乡?

碧水东流春已暖,
桃花两岸纷然。
翠枝红影弄晴天,
微风拂面过,
心醉柳烟间。

闲倚小桥听鸟语,
花香入梦缠绵。
谁家玉笛动朱阑,
几声送远意,
飘落似流年。

夕阳染尽天际,
机翼沉默,映着微光。
灯塔般的远方,
疏影与我隔着几层夜幕,
却照亮了心中的方向。

时光仿佛停驻,
脚下的旅程未完,
归途却已悄然浮现。
天与地的交界处,
我看见希望,在无声中闪烁,
等待着拥抱新的晨光。

我望见那漫天繁花,
迎着春风,轻舞飞扬,
一瓣瓣飘向远方——
那是我梦里的故乡。

我听见远处的歌声,
悠扬动人,缓缓流淌,
仿佛是我心爱的姑娘,
在春日里放声歌唱。

我思念她,
思念她明眸如水的模样,
那年少时的笑靥,
藏在我心上,久久不忘。

可风吹花落,春去无声,
一季芳华,怎抵时光漫长?
那熟悉的村巷,青石板上,
是否还留着我们奔跑的影像?

年华似水,从指缝悄然滑落,
我回头张望,却已不见昨日模样。
她是否也在某个黄昏,
轻叹青春,如梦一场?

梦里江南春未老,
玉树临风,笑语仍相照。
廿载流光如水潦,
未归重聚情难了。

最忆书声穿讲道,
桃李无言,恩在心间绕。
同舍长宵灯火闹,
一杯遥敬魂牵绕。

此去今来金秋月,
草木枯黄,层峦叠嶂列。
肥牛羔羊寻常客,
翠烟袅袅婴儿咽。

犬吠鸡鸣田野静,
丰收气息,村庄炊烟净。
静谧温暖人家影,
心安自在笑盈盈。

吾初中时,曾识一人,名曰九,九村人,生于七十年代。此人之真名,众皆不知,唯呼之为九。九者,对吾等学子尤为善良。

九,略显愚拙,常戴一高度近视之眼镜,穿着旧衣,形貌平常。然其心地善良,时常助人,尤受学子爱戴。

九多藏书,书架盈满,每日自习之余,常与吾等共读。每见有同学求书,必慷慨相借,不以为忤。然同学借书后,多有不还者,九虽知之,亦不深责,久之,书籍流散殆尽。每遇书失,九唯叹息曰:“书之价值在于传阅,既已借出,便是有缘。”

为谋生计,九尝衣衫营生,售予学生。衣进价四元五角,售价仅五元。学生若无足资,亦可赊欠,甚为周到。然终因成本高昂,收益甚微,最终亏损惨重。九对此,亦不怨天尤人,曰:“助人亦助己,虽财失而心安,亦无憾矣。”

后九远赴上海打工。初时,工地劳苦,生活艰辛,然九勤勉不怠,半年间,虽略有积蓄,然自身亦难维持。思乡情切,最终返乡。乡人见其归来,皆问曰:“九何故归也?”答曰:“劳作虽苦,而心中乡情难舍,故归也。”

吾离家乡后,再无听闻九之音信,彼时学业工作繁忙,奔走四方,亦无暇忆及旧事。多年之后,忽传闻九已逝多年,心中怅然,惋惜不已。九者,虽不善营生,然其仁爱之心,勤勉之德,常为人称道。虽其生活多艰,然其乐观豁达,未尝有怨言。每念及此,皆感其为人之厚德,视其为师友楷模。今撰此文,以记其轶事,亦表吾等之敬慕之情哉。

斜日轻风摇树影,
闲庭健步舒怀。
儿童嬉笑绕身来。
街深花未尽,
墙上句犹裁。

老屋三层依旧在,
窗前人语悠哉。
芳邻常聚叙桑柴。
心安如故里,
不觉岁尘埃。

剑舞乌江风正急,
虞歌一曲泪沾襟。
四面楚歌心不死,
一骑西去血犹深。

江山空负英雄志,
美人长醉梦中吟。
世间情义千秋痛,
只影横戈照古今。